第(2/3)页 赵无安始终隔着七寸驭住洛神赋,一手拖剑匣,跨出太安门,复又前进三步。 “我名为赵无安。”他朗声道。 拓跋努眯起眼睛,冷笑一声:“好名字。想不到大宋皇族,也有如此有为少年。我贪魔殿对大宋的见解,的确有失偏颇。” “我是造叶人。”赵无安一字一句。 这回轮到拓跋努愣住了。 冠赵姓的造叶人? 不仅是他,站在太安门后的苏青荷也为之一愣。 两边的教众与禁军也一时忘了冲杀,彼此面面相觑,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眼见难得有了问话的机会,赵无安深深吸了一口气,轻垂洛神赋剑尖,遥遥指向拓跋努。 “为何要攻这汴梁城?”他问道。 这个问题憋在心里很久了。西夏国也好,魔教也罢,本都与他无关,但若是牵扯到了伽蓝安煦烈,则赵无安无论如何都不能视而不见。 纵然故人已矣,他却能接过他那染血的衣冠,继续前行。 “你问我为何要攻这汴梁城?”拓跋努哈哈一笑,“此帝不仁,自当取而代之!” 赵无安皱起眉头,眸中露出极为复杂的神情。 “不仁之帝取而代之,那贪魔殿便是仁了?韩阔便是仁了?”赵无安死死盯着他,一字一句问道。 拓跋努冷冷笑道:“这又与你何干?我夏国自是要回这片中原,安能容你大宋盘踞丰饶之地,我等却只能于戈壁之中狗苟蝇营?” 赵无安按在剑匣上的手,缓慢而用力地握成了拳。 “那就对了。” 此言一出,拓跋努为之一愣,“什么?” 而在这句话出口后,赵无安那一直紧皱着的眉头,缓缓舒展了开来。 “我已经找到了打败你的理由。”赵无安道。 拓跋努像是听见什么极为好笑的事情一般,眉角上扬,不屑一顾地嗤道:“就凭你?你到底入了一品境没有,就敢说打败我?你可知贪魔殿金刚王是谁的名号?” “与这些无关。”赵无安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 “大宋是做了许多错事。杀瓦兰王,入苗疆,攻造叶。”他一字一句道,“但同样,你们也做了错事。用句俗话来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哦?”拓跋努眯起眼睛,冷冷一笑。 “宋帝不仁,夏帝便仁?叶帝便仁?”赵无安质问道,“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听见赵无安这个名字,以为是要天下无安,自认过于乖戾,直至十五年后,才明白了几分。” 天底下哪有什么真正的仁义。 天底下哪有什么真正的安宁。 都说江湖有仁义,江湖却能见解晖这般黑道巨擘。 都说庙堂要守这人间安宁,大宋纵有心怀不轨,西夏、造叶,又何曾安心守过这人间平安? 故而说天下无安。 要斩尽人间罪恶,自然也是痴人说梦。 “我只有一问。”赵无安淡淡开口。 气机却已如潮四海生。 “苍生何辜?” 拓跋努愣了愣,不明所以:“这是什么问题?” 一道清鸣之声忽然自洛神赋之上响起,响彻整座汴梁城。 为于皇命前偿伽蓝安煦烈救两朝黎民之大义,容行沙自刎于皇帝面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