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国税总局-《大宋嫡子》


    第(2/3)页

    看出皇帝老爹的茫然迷惑,赵德昭主动了解释税票的妙处,顺便还便把一头牛吹上了天。

    “小小一张税票,竟有这等妙用?!”赵匡胤听得两眼放光,顿时起了极浓的兴趣,一把拽着赵德昭让他赶紧详细解说。

    “这得从头讲起。”

    赵德昭顿了一顿,含笑道:“儿子打算成立一个专门征税的衙门,名字就叫作‘国税总局’,至于不叫‘契税总局’,当然是为了后续另有用处,这个暂且不提。国税总局辖下,会在各州、各府分别派出一个办事衙门,叫作‘国税分局’。”

    赵匡胤听到各州各府都要添设一个办事衙门,不由吓了一大跳,连连摇头:“那不得好几百个衙门?朝廷冗官已是极多,哪里还负担得起?不妥不妥!”

    赵德昭哈哈一笑:“每个衙门只需三四个人就够了,从东京大街上代笔写信谋生的人里随便拉出一个,或者任意一家茶楼酒肆的账房,都足以充任了,哪里谈得上什么冗官杂费?”

    赵匡胤这才放了心,只是更生出了些疑惑:“三四个吏员就足够?”

    赵德昭笑了笑,开始耐心解释:

    “足够了,每人各有分工,互相监督。”

    “比如开封府有某一宗田产买卖,契书上载明的交易金额是一百贯,买卖双方需到开封府国税分局缴纳一贯钱的契税。”

    “第一步,纳税人需要首先找吏员甲,吏员甲专门负责收钱,名为‘收银员’。”

    “收银员收到纳税人一贯钱,就开出来一张一贯钱的收银凭证。”

    “第二步,是要找吏员乙,名为‘开票员’。”

    “纳税人再拿着这张收银凭证,交送到开票员那里,换取面额为一贯钱的‘契税专用税票’,就是您手上正拿着的这张。”

    赵匡胤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税票,这才注意到上面印着“壹贯、开封府契税专用、开宝八年制、当年有效”等字样,他没瞧出这些文字到底是作何用途?

    “第三步,纳税人用浆糊把税票贴到契书的空白处,再交给第三个吏员丙,也叫作‘审核员’,由审核员审核一下契书内容,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