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不以为然-《大宋嫡子》
第(2/3)页
“再说了,之前交上去的那三十万贯税钱里,有二十万贯取自藏在迟宅暗室里的那一屋子铜钱,说到底它属于咱们的私财,咱们既然都出过私财了,收点利息回来不是应该的吗?”
赵德昭理直气壮振振有辞,撂下一脸懵逼的王修芝出门了。
福宁宫。
赵匡胤随手翻看了一下儿子呈交上来的抄家登记薄,问道:“多少?”
“合共两百二十万贯左右。”赵德昭含笑回答,心里想着:“咱爷俩儿一人一半,做儿子做成我这个样子,就算放到一千年以后那都是相当孝顺啦!”
赵匡胤“哦”了一声放下抄家登记薄,看上去似乎并不为这笔意外巨财感到多么高兴,神色反倒显得有些复杂,叹了口气道:“二郎啊,咱们大宋以宽仁治天下,向来是没有抄家的规矩的,你的这一套,怕是不合适啊!”
“老爹啊,你那不叫宽仁叫宽纵好嘛!”赵德昭心中不以为然,面儿上开着玩笑道:“自古以来,杀人犯挨砍头的刀,偷盗犯罚十倍的钱,不法之徒作了什么恶,朝廷就用什么法子治他。那些贪墨舞弊、私吞公帑之辈,他们是冲着钱来的,抄光他们的家产岂不正是合适?依儿子看来,抄家这一套可以有,也应该有!”
赵匡胤皱眉思索片刻,终于还是摇头:“这一套还是慎用为好!二郎,你要牢记,聚拢四方人心不易啊!”
赵德昭转过头去,撇了撇嘴。
以他的现代眼光看来,从皇帝老爹开始的历代大宋天子们,之所以对于朝廷的官员、尤其对于文官们宽纵厚待的不像话,除了部分原因是对晚唐“藩镇之祸”的反思以外,更大的原因其实是天子的权威性不足,对臣子只能用优厚待遇笼络着,犯了错也不敢下重手惩治。
而导致天子权威性不足的根源,其实在于对外的武功太过差劲,说白了就是军事太弱鸡、太不能打,自然威信欠缺、底气不足;
反面的例子是汉武帝,汉武帝别说抄几个大臣的家了,就连全国有钱人的家底都用“告缗令”给搂了一遍,也没见哪一个敢跳出来炸刺的,凭的就是他是个能打的皇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