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王师北定太原日-《大宋嫡子》


    第(2/3)页

    可是王修芝盛情相邀,他虽然正直,却不是傻子,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进了书房。

    齐王的书房非比寻常,几乎就是一座小院子。

    赵元佐进了房间,迎面是一个大屏风,转过屏风是一个巨大的书房,四角都摆满蜡烛,正中一张巨大的书桌,书桌上有笔墨纸砚,赵德昭伏在书桌上,居然睡着了。

    赵元佐心想,来都来了,要是现在转身出去,只怕王嫂还没走远,遇见也是尴尬。

    于是近前轻呼了两声,“王兄!德昭王兄!”

    赵德昭似乎睡得很香,嗯了一声却并没醒来。

    赵元佐走到桌前,正要再叫两声,忽然见赵德昭面前大纸上,写着一幅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太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嘶!

    赵元佐一看之下,倒吸一口凉气。

    他是文武双全,一看便知这是一首七绝诗,笔墨未干,显然是赵德昭刚刚写成。

    赵德昭的文名早已传遍天下,白云书院的主院虞白甚至对他施以弟子礼。

    几幅学联更是名满士林。

    所以赵德昭文采赵元佐并不吃惊,但是这首七绝表现出的复杂思想情绪,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却是瞬间打动了赵元佐的心。

    这首诗毫无雕琢,直抒胸臆却又浑然天成。表达出浓厚强烈的情感。

    此时的太原城,正是北汉政权的首都。

    而北汉名虽为汉,实则是依附契丹建立的辽朝,才能够存在,北汉国主实属是人家的儿皇帝。

    赵德昭这首诗,满满的悲愤与豪情,看的赵元佐心中也是激荡不已。

    想不到父王口中如临大敌的这位齐王兄,竟是如此忧国忧民的英雄。

    赵元佐游目四顾,见书桌前边还有一张长条几案,几案上居然有个沙盘模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