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一切从起点开始,又在起点结束-《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3)页

    整个大明朝的经济状态快速扭转到良性状态中,经过十年的循环发展,整个大明朝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人口迅速膨胀起来,各地的农业产量连续攀上新高。

    经过十年多的教育,童子军逐渐长大成人,成为帝国新生代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帝国自然科学快速扩散出去,帝国内部的主流学派逐渐向自然科学转变。

    曾经的儒家思想开始退居为其中的一个学科,教育开始分科,儒家思想逐渐开始偏向于语文,数学和科学逐渐独立出来。

    并且在科学的范畴下,同样开始出现细分的情况,出现有单独传授和研究物理、化学、生物等细微方向的学派。

    随着农业产量的持续提高,国内粮食富裕程度越来越多,人口出现爆发性增长。

    整个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新生代在人口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很多地方,一个家庭拥有五六个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朱弘栋的指点之下,隔离疫苗快速被研发出来,婴幼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婴幼儿的护理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

    在这些条件的支撑之下,帝国的人口不断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当帝国的人口突破两亿的时候,朱弘栋已经三十七岁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掌控这个国家足足有二十年时间了,而他的孩子有很多已经可以知书达理,学习科学知识了。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朱弘栋做了很多事情。

    他持续不断的向外移民,二十年之间一直就没断过,每年向外输出的人口都达到上百万的规模,即便是国家因此承受着巨大财政压力,他仍然凭借自己皇帝的威望,以一己之力强行推动。

    连续二十年时间,几乎输出了将近两千万人口,这些人口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个大洲。

    其中东南亚占据了相当一部分,随后就是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这三个几乎相当于空白的大洲,被朱弘栋用持续不断的海量人口不断添补着。

    大洋洲人口承载量并不是很高,注意朱弘栋只送上去一百万左右人口,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就将输送的目标转向大洋洲周围的群岛,以及南北美洲。

    庞大的人口不断的输入,迅速改变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人口结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