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纸发行的问题解释-《万历新明》


    第(2/3)页

    从明代文献、、戏曲、话本等考证,邸报的发行速度是很慢的,这和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密切相关。

    从可见,明代对传递信息速度有严格的规定,试举一例:

    “陕西都司,陆路2650里,计43站,限86日。”

    也就是说从陕西都司发到京师的信息,不加急的话,需要86天。

    反过来推算,如果走朝廷兵马驿,报纸完全没有时效性可言。

    因此本书设定发行的的发行受众主要就是南京城和周边城市的市民,并通过清流书坊原来铺就的售卖书籍的网络作为文化产品向外省铺展。

    那么南京城报纸市场多大呢?

    南京城发展到万历年间的时候,工商业极度发达。按后世考证,其人口至少一百二十万,有的学者考证约在三百万左右,时间关系,老摩不一一列举来源,大家可以自行在网上查找。

    老摩取后世考证的最少数字,一百二十万。那么识字率多少呢?明代的识字率,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白话上,四大名著三部都出现在明朝,此外还有经典的、之类,这些书籍的写作发行,说明明代的识字人口完全支撑的起大部头的著作。

    其次,见:“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杨继宗的罚款法律依据有所本,明朝朝廷在民间大兴设学,还规定了入学年龄,“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入社学”。这是朝廷关于普及教育的规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