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国手状元-《仙子谱》
第(2/3)页
法无这时对苦元大师道:“弟子回来时路径洞庭湖,先前湖上水盗闹得很凶,前些日子被官兵尽数剿灭了。听说领头的盗首竟是君山朗月山庄的庄主,此案前后涉及二百余人,已惊动了朝廷。”苦元大师道:“如此一来,洞庭百姓又可安居乐业了,天道循环,善恶终有报应。”不了和尚道:“贫僧进入湖南时,也有所耳闻,据说有几位能人异士协助官府,才将此洞庭盗患铲除的。”苦元大师道:“路有不平,自有人拔刀相助。”不了和尚又道:“贫僧出家之前,曾记得有位远亲住在洞庭,几十年未见,明日可就近去拜会拜会。”
方国涣这天晚上没有回白云洞,留住天元寺,陪着不了和尚说了一夜的话,二人甚是投缘。第二天一早,不了和尚便辞别苦元大师及天元寺众僧,去洞庭湖探亲访友,临行前拉了方国涣的手,道:“日后若有缘,你我于江湖上再相会吧,贫僧但送公子一句话:世上奇人异士,多自隐民间,公子日后游棋天下时,凡事谨慎,不可以貌取人。”方国涣闻之,自是拜谢了,随后与法无送不了和尚出了连云山。
过了两日,苦元大师遣法阳去白云洞把方国涣招回了天元寺。到得大殿上,苦元大师辞退了众僧,这才对方国涣道:“涣儿,你来天元寺已经三年多了,三年来,经过你自家的苦修潜悟,终于成就了化境之棋,实现了为师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为师足慰矣!棋道广博,是大道而非小术,真正的棋道,并非只在棋枰上争以胜负高低。人生在世,当以棋道贯通世道,游棋天下,以棋济世,才是棋家的大德为。现今你棋道已成,不宜久留寺中,当要以棋应世,领略天下各家高手棋风,把棋道发扬光大,或能另有所成,这些都需要你自家感悟了,明日你就下山去吧。”
方国涣闻之,别有一番感伤,自入天元寺以来,与师父及众师兄,日久情深,已视作亲人一般,今要离去,自是难舍,不禁泪下。苦元大师抚慰道:“涣儿,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也是为你自家成就之道,艺成应游天下,方是大丈夫所为。闲暇之时,回来看看师父与师兄们,大家都期待听到你的好消息,希望真正的棋道是能合于世道的。”苦元大师随后又将那套罗汉棋子赠于了方国涣,道:“这套罗汉棋子为棋中上品,千金难易,今日就送于你吧,日后游棋天下,不可无所持。”方国涣感动之余,拜泣而受。
第二日,天元寺众僧为方国涣准备好了行装及足够的盘缠,为他送行,各自感伤,皆有不舍之意,法能难过得大哭起来,被法远暗中止了。方国涣与众师兄一一话别,待寻师父辞行时,苦元大师已不在寺中,法阳这时道:“师父不忍见到离别时的伤感,昨晚便已去白云洞闭关静修了,师父有话,望师弟日后自勉图进,于棋道上更能有所作为。”方国涣闻之,心中凄然,自朝白云洞的方向施礼叩拜,随后与天元寺众僧相拥而别,由法无一人送出了连云山。
出了连云山地界,上了大路,法无这才与方国涣话别,自讲了一些江湖上应该注意的事情。方国涣此时想起了一件事,自从怀里摸出先前法无送的那支示警的竹节响箭,道:“法无师兄,我如今奉师命游棋天下,这支以前用来壮胆的响箭就还了你吧。”法无笑道:“师弟如今得了自由身,可任意闲游四方,我好生羡慕,不过江湖多险恶,这支响箭你还是自家藏了吧,或许能有些用处。”方国涣摇头道:“就算遇上什么险恶事,发响箭示警,但那时不知师兄在几千里外,如何能察觉赶来助我?”
法无道:“师弟有所不知,这支响箭乃是请名家特制而成,其发出声震讯号,十数里外尤可闻见,就算那时我不在附近,或许有些江湖上的朋友,识得此信号,也会赶来相助的,预防万一吧。”方国涣知道法无在江湖上交游甚广,名气大得很,便自喜道:“这支响箭竟有如此好处,先前持它在白云洞内壮胆,如今又能拿它在江湖上壮胆,如此多谢师兄了,留它以应万一之需吧。”高兴地收起了,随后二人不舍而别,方国涣自去了。
方国涣离开连云山天元寺,如今棋道已成,游棋天下,已非先前那个流浪江湖的少年,心情畅然,一路飘飘逸逸而来。方国涣计划先回访昔日刘家村,拜谢曾有救命葬师之恩的刘义山,接着拜祭先师方兰之墓,然后会着卜元再去拜访枫林草堂的智善和尚。诸事完结后,再去天下间寻访棋上高手名家,以棋会友,应棋济世。三年未见,方国涣对刘义山、卜元、智善和尚尤为感激和思念,知道若没有此三人,也就没有修就成化境之棋进而游棋天下的今天,心潮澎湃,激情日生,恨不能立时见到昔日的故人,所以方国涣复循当年千里寻师来连云山的路线,一路出了湖南回转河北而来。
这一日,方国涣行至一座集镇上,想起此镇东行十里外有一石岩村,正是当年与美食家赵明风去拜会的“天下第一厨”韩玉公及韩杏儿祖孙居处,忆起当年品尝的人间美味“三味玉清汤”和“豆腐宴”来,口中似有余味泛起,心中不由思量道:“不知那赵明风是否还留在石岩村,以尝尽韩杏儿的厨艺?韩氏祖孙是厨家中的奇人,当年既已相识,便是故人吧,此番路过,应去拜访才是。”方国涣于是在镇上寻了家客栈住了一夜,天一亮,便一路寻向石岩村而来。
方国涣到了石岩村,待寻到韩玉公祖孙当年所居旧址时,先前数间房舍已然不见,原址上现已坐落着一处宽大高敞的宅院,朱门粉墙,里面隐现楼阁。方国涣见状,心下异道:“难道韩玉公祖孙已搬迁他处,此地易了大富之家,另造了宅院?”回头欲寻人相问,这时打那朱色大门内走出一个人来,见方国涣在门前左右盼顾,那人先自一怔,随即问道:“前面的可是方国涣方公子?”
方国涣闻声回头看时,见是昔日的赵胜,不由喜道:“原来是赵胜公子!”赵胜见果然是方国涣,迎上前大喜道:“真的是方公子,我还以为看错了呢。”方国涣拱手一礼,随即诧异道:“此地怎么变化这么大?”赵胜笑道:“自方公子当年成全了表哥,品尝到了天下第一厨的厨艺,越发地痴迷,索性从苏州家里调来银两,大兴土木,建此庭院,迎奉韩姑娘祖孙二人居住。又是派人购进天下间的奇珍美味,经韩姑娘的手,入我家公子的口。韩姑娘自被表哥的这番诚意和执著所感,如今已是三天一套大菜,两天一种风味,月无重复,吃得表哥心花怒放,兴头日增,已是有三年多没回苏州老家了。”
方国涣闻之,惊讶道:“明风公子竟然留恋美食到这般地步,可是要在这里安家不成?”赵胜笑道:“表哥确是有这个意思,万分情愿在此居住一辈子的。”随即忙请了方国涣进入了院门内,吩咐门房内的门人道:“速去禀告公子,就说有贵客到了。”门人应了一声,飞跑去了。
赵胜引了方国涣转过一面屏壁墙,进入院中,此庭院甚阔,东西各十余间厢房,脚下的青石路通向前方一大厅,石路两旁各植了七八株柳树,树下又置花圃,开着一些不常见的花卉。西厢房与正厅间隔处,是一精致的月亮门,通向后面的花园,绿树花草间,竖立着一座两层的楼阁。赵胜引了方国涣将近正厅,里面已迎出了神采奕奕的赵明风和韩玉公、韩杏儿三人。赵明风一见方国涣,飞跑上前一把抱住,惊喜道:“国涣贤弟,想煞我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