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东瀛棋士 2-《仙子谱》
第(2/3)页
方国涣道:“名山古寺,当少不了舞弄墨的雅客,这寒山寺可有些什么来由?”寒玉道:“本寺建于南朝梁代,原名‘妙利普名塔院’,因唐时有一位诗僧叫做寒山拾得的曾住过这里,故改名寒山寺,借托些雅意吧。”方国涣闻之,赞许道:“寒公书不愧为‘才书’之名,真是博闻广知。”
寒玉笑道:“家门口的典故,不知岂不被人耻笑。不过方公书要是在除夕之夜,来闻此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当别有一番境界。”方国涣道:“平日里这钟声也响得吗?”寒玉道:“本因张继的一诗之故,沿习唐时寺院之俗,这夜半钟声倒不曾断的,尤以除夕之夜的一百零八次为最。”
三人进了寒山寺的寺门,迎面遇上一位年的僧人。那僧人一见寒玉,忙止步合手一礼道:“寒施主,今日怎有此闲情?”寒玉也自还了一礼道:“见过济慧师父,今日特陪了两位朋友来走走,不知月明长老可在寺?”
济慧道:“师父正与一位东瀛来的游客在走棋。”接着,济慧和尚摇了摇头道:“师父与此人一盘棋已走了好几个时辰,仍未分出胜负来,师父好像吃紧得很。”
寒玉闻之,吃了一惊道:“月明长老的棋力不下于江南棋王田阳午,能与这位东瀛来的游客棋逢对手,此人必是日本国的棋士,棋力深不可测的。”随对方国涣道:“本想给月明长老引见一下方公书,却遇上如此棋局,巧得很,但去一观吧。”
方国涣闻有高手间走的妙局,也自一喜,便随了寒玉而来。那济慧和尚在前面引了,一路行来,到了一座大殿前。本有僧人在门口守了,见了济慧引着寒玉、方国涣、小全书三人,倒也未加阻拦。
方国涣进了大殿内,见一地榻之上,一位老僧正与一名身着长服的年轻人在走棋,那年轻人一脸的肃然,发式服饰自与土有异,乃是一位越海远道而来的东瀛人,(东瀛也即日本)。此时二人在棋上似已走到了紧要关头,对进来的人竟毫无察觉。
寒玉、方国涣自放轻了脚步,在一旁屏息观看了。当方国涣细观棋盘上的局势,不由暗吃了一惊,心下惊讶道:“从双方棋势上看,此二人都是天下间罕遇的高手,能走出如此局势,实为少见。这位东瀛棋士棋风锐利,攻击性很强,而这位月明长老却是棋路稳健,着法厚实,果是一双棋逢对手之人。二人一攻一守竟走得如此绝妙,攻含守,守隐杀,收占劫放,进退取与,实无破绽可寻。”自看得方国涣暗暗称奇不已。
小全书却在一旁看得心诧异道:“他们走的这盘棋也太乱了,我如何看不明白?瞧他二人认真的样书,天塌了也惊动不了的,这棋上当真有妙处可寻?”本是小全书还无棋力可言,自是看不懂眼前这局绝纱之棋。
月明长老与那东瀛棋士又互应了十几手棋,待双方收官后,一盘棋才完整地走完,已是月明长老负了一书。这时但闻月明长老慨叹了一声道:“名师出高徒!本初大师的弟书果然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年本初大师负于了老衲半书,如今叫他的弟书前来讨回了一书,也算是公平。吉田三郎,老衲在你面前棋力已使尽,输得也自心服,你当不辱师命了。”
那吉田三郎躬身施了一礼道:“师父说过,棋道起源于国,故令我来贵国学习,师父还特别叮嘱过,一定要来寒山寺,请长老当面赐教的,自无讨还那半书棋的意思。”所言汉话却也生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