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偶遇-《冠盖簪缨》


    第(2/3)页

    桓陵愣了一下,转头看着谢徵,谢徵弯了弯唇角,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不就来了么!”

    彼时萧赜正在前院客堂等候通传,桓陵闻知他到访,不疾不徐的过去会客,到了客堂,果真见萧赜正坐在客席上喝茶,他走到萧赜跟前,从容行礼,言道:“桓某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萧赜向来为人和善,自也谦逊,他见桓陵行礼,当下起身将桓陵扶起,笑道:“县侯不必多礼,是孤叨扰了才对。”

    “殿下言重了,殿下今日到访,是桓某之幸。”

    萧赜客套的与他笑了笑,随后落座,桓陵执起茶壶,依礼往他跟前的茶盅里添了茶,方才退至另一侧的客席坐下。

    “久闻永修县侯大名,早就想拜访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直到今日才得空,说起来,孤对县侯可谓是一见如故,相识恨晚哪!”

    桓陵单是笑了笑,并未言语,萧赜接着说道:“外头都传言县侯面如冠玉,貌比潘安,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殿下莫要打趣桓某了,桓某相貌平平,岂敢自比先人。”

    两人这样客套了一番,萧赜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试探起了桓陵来,他端起茶盅,小酌了一口,便道:“昨日晌午,孤在孔家茶舍吃茶,忽闻美妙笛声,乃是桓伊先生的'玉妃引',孤命人打听吹笛之人,一问之下,才知是县侯…只是,孤不明白,县侯既是桓伊先生的嫡孙,又精通音律,久负盛名,何以吹错曲子?”

    萧赜明知桓陵故意吹错曲子以此吸引他注意,却偏还要问出来,桓陵亦知他已看出端倪,却偏又佯装淡然,讪笑:“桓某也知昨日吹错了曲子,深感无颜,所以匆忙辞别孔使君,却不知,原来昨日殿下也在。”

    桓陵三言两语就将他打发了,萧赜便也不好再过多追问,于是岔开话题,道:“县侯是第一次来建康吧?”

    “确是头一回,可也有小半年了,”桓陵说至此,忽的笑了一声,“说来惭愧,前些年陛下登基之时,桓某本该进京朝拜,却因家事,未能前来,否则,想必早就与殿下结识了。”

    桓陵有意提及自己五年前未曾来过建康,全为保护自己和谢徵,倘使他五年前来过建康,必然认得当时名震天下的大司马谢昱,而今收留一个和谢昱长得一模一样的谢徵,委实是别有用心,倘使他五年前未曾来过建康,自然不认得谢昱,那收留谢徵,即便被怀疑,也没有人能找出丝毫证据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