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中计(中)-《冠盖簪缨》


    第(3/3)页

    谢徵莞尔:“殿下既是储君,自然是真龙啊。”

    这话将萧赜说得甚是欣悦,萧赜笑过之后,便问:“孤有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让罗淑仪把谢贵嫔弄去南兖州的?”

    “此事说来话长,殿下只要看结果就好,至于这些过程,自有德音来走,殿下无需过问。”

    萧赜原本笑得欢愉,忽然就沉默了一会儿,继而莫名其妙的说:“谢娘子为我出谋划策,都喜欢事先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也让我……不得不依赖于你,所以有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一辈子都依赖你……”

    谢徵闻言,似乎并未多想,只是笑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殿下素有贤德,又有帝王之才,德音既然跟了殿下,自然就是一辈子的事,除非殿下将来贤德不再,反而荒淫无度,德音,自不敢助纣为虐。”

    看来谢娘子并未听出他言外之意,萧赜生硬的挤出一个笑容来,忽而举杯,说道:“好,孤记住你这句话了,孤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谢徵亦是举杯,言道:“那德音,也以茶为诺,只要殿下贤德,德音必然辅佐一世,今日立此誓言,非死不违!”

    “孤先干为敬。”

    二人先后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未多时,天色暗下来,萧赜便也带着尹略辞别谢徵,而谢徵起身相送,站在客堂外回廊下,目送萧赜两人离开。

    玉枝站在谢徵身后一侧,说道:“太子口中的‘一辈子’,和娘子口中的,似乎不大一样。”

    “我知道……幼时同他一起长大,心中也曾有过他,他还是宣远,可我已不是阳侯了。”

    谢徵言语间极是从容,却又显得有些冷漠,她侧身转向东边,经过偏厅,经过东耳房,走过垂花门,一言不发的走向雅竹苑,玉枝亦是紧随其后。

    天色已晚,桓让下昼这半天,除了在式乾殿呆了一个时辰,其余仍是在御史台度过,酉时散了职,出了皇城后并不急着回府吃晚饭,却是直奔武陵王府去了。

    而萧晔闻知桓让到圣驾跟前检举了陆惠林,也料到他散职之后必定会到王府来找他,所以也一直坐在书房等着。

    不多时,门房将桓让领来,人刚走进书房,正躬身行礼的时候,他便冷着脸问了:“你收到百姓状告陆惠林的文书,怎么没在第一时间来知会本王。”

    萧晔说话这语气,并非询问,而是质问,语气虽冷,却也透着一股森森寒意。

    而桓让,本是为了向萧道成邀功,自然不敢明言,只道:“事态紧急,未曾多想,请殿下恕罪。”

    “就因为你冲动,叫本王失去了这个对付谢徵的好机会!”

    桓让不解,便抬起头看着萧晔,问道:“殿下此话怎讲?”

    “陆惠林也许真的敢贪税,可就算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所以他背后一定有三哥指使,既然要对付三哥,咱们自然不好出面,若能将此事推给谢徵,将来谢贵嫔追究下来,她们鹬蚌相争,咱们还不是渔翁得利?”

    桓让依然没有想到将来谢贵嫔会不会报复他,他低下头,带着满满的歉疚卑微的说道:“殿下恕罪,是下官失策了。”

    萧晔叹道:“罢了,处理了这桩案子,于你也算是大功一件,只要不出什么差错,本王会想办法把你弄上去做御史中丞的。”

    桓让惊喜,二话不说先跪下来给萧晔磕个头,说道:“谢殿下!”

    顶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