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596章汇师 转天,大军开拔,一路无话,数天后到了卑沙。 屈突盖早就接到消息,直接迎了出来。 不过,此时屈突盖的面色都是疲惫之意,眼下的青黑,与熊猫宝宝有得一拼。 李渊看清屈突盖的样子后,心下打了突,可是一路走来,除了街面萧条,百姓的面上都是因为战争带来的仓惶之色,到也没发现什么太大的乱子。 一些当兵的,持强凌弱吃霸王餐,调戏出现在街头的女子,这种事情到了遇到了几件。 这种事情,别说是敌对两族,就是平日在大隋街头,或多或少也会发生,只不过那是一些纨绔二世祖。 李建成看到后,到是出言喝止,然后把人交给驻守的将领处罚。 到没人说李建成多管闲事,毕竟杨广有话,对于攻打下来的城池,不屠城,对百姓如对大隋子民一般,让其感念皇恩。 主要是一但开了屠城的口子,再攻城时,守城的人必定死战。 而且此日天气甚热,到时候杀人到是方便,可是处理起尸体来,就很麻烦,一个不好瘟疫蔓延,还打个屁仗! 加上,李建成之前对杨广进言,百姓多是无辜的,罪魁祸首是高家皇族;再者,总不能打了胜仗一后,得到的是一片焦土,有人才能有税…… 杨广开始的时候听得极认真,直到李建成说到有人才有有税,才不赔本钱的时候,杨广忍不住笑出声来,隔空抬手虚点向李建成: “你啊你,三句话都离不开买卖经。” 别看杨广这么说,他心里已经认同了李建成的想法,只不过他没有当下表态,反而问了句: “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要是暴乱又当发何?” 李建成摸了摸鼻子,闷声道: “义父,独孤氏是鲜卑部族……,上古之时随母姓,发展以现在随父姓,所以吧,血统什么的说重要也重要,可是更重要的还是方化传承。” 杨广的母亲与李渊的母亲都出自独孤氏,所以这话由李建成说出发,杨广只是皱了下眉头,到是没有发作出来。 而且他的脑子里灵光一闪,抓住了李建成说话的重点: “迁入关内、然后通婚?” 李建成做恍然大悟状,像是之前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似的: “这个办法好,不过得是战后重建之时再说,毕竟人不少,土地地是有限的。”李建成有所保留,迁到关内?往哪迁,这么大范围的迁徙,必然引起民怨,劳民伤财得很。 还不如直接文化洗脑,让他们说中关话,断了语言传承之后,民族的核心也就败了。 不过,这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可以改变得了的,需要百年时间。 杨广心里也明白,想了想,想起李建成曾经说起的理念,便有了决定: “那就分而治之,先少迁一部分,算是有偿劳役,调用过来修河道,挖矿什么的……,另外,对关内的人去关外给于开荒补助。” 随后,向李建成问了何时的人选,李建成并没直接提名,转而道: “都说关外苦寒,世家子弟想来多不愿关往,可这正是陛下开恩科取寒门学子的机会,出生牛犊不怕虎,能被取中之人,想来治一县,还是没有大问题的。” 所以,杨广出征之前开朝会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虽说几些反对的声音,但多是一些跺脚不硬的,觉得关外再苦寒那也是个位置,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想收入囊中。 但更多的人却觉得关外的这些地方,都是扎手的荆棘球,弄不好就得吃瓜落儿。 加上杨广一力主张,便当下决定八月份开恩科,由苏威主持。 这个年纪还能发挥余热,苏威干劲很足。 苏威更知道,杨广之所以这么任命,正是因为自己年岁大了,就算有坐师的名份,但等这些人真正成长起来之时,自己坟头的草都老高了。 而这些人,最多就是同科之宜,又是寒门,被自认为血统高贵的世家排挤,就算联合在一起,起不了多大的风浪,更少了靠山,身家前程全看杨广的心思,这样一来,不得专心为皇帝卖命?! 而李建成去暗中去信,让三一学院的学子,参加八月份的考试…… 因为有这样的决定,所以攻下来的城池都是驻守的将军代管。 哪怕这时的官员多出自世家,有文能武,可毕竟能当将军的,更擅武,性子上大多受不得每日政事的烦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