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极殿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那宝座上太后如夜狼一般的眼睛,显得更为寒亮。 檀道济对太后质问的语气很是不满,他堂堂一个开国将军,岂会是那等苟且偷生,背信弃义,卖主求荣之辈! 想到这里,他理直气壮地抬起头,反问太后:“太后此话何意?太后莫不是将臣与朱超石那等卖主求荣之辈相提并论了吗?!” 檀道济如此强硬的发言倒是太后不曾预料到的,她凝视着檀道济,正思考着该如何做出抉择,是信任他继续任用,还是将他问罪,打入地牢以儆效尤。 徐羡之依旧恭敬侯立一旁,他似乎没打算帮檀道济求情,他倒是巴不得太后治他的罪,他再来个雪中送炭,将檀道济拉拢。 檀道济是大宋第一大将军,其在军中的威望不可小觑,若能将他说服至三王爷麾下,将来他们的反帝之争将会容易得许多。江山也将更加稳固。 可是檀道济虽有卓越的军事之才,脑袋却是一根筋。若是正常情况下劝他改阵归营,他定然不屑,甚至还会招来麻烦。只有等他亲自看清了朝廷溃败的事实,对朝廷彻底寒了心,才有可能将他拉拢。 徐羡之此时的想法正如萧明朗故意放虎归山,是同样的意图。 檀道济统领的十五万大军被朱超石不费丝毫之力击溃,本身已是可疑,又加之檀道济毫发无损,一路畅通无阻地回归,怎不令人生疑? 太后与谢晦果然起了疑心,萧明朗的计谋终于达到了目的。 谢晦转溜着眼珠子想了想,忽上前劝解道:“檀将军切莫动气,太后绝不是这个意思。檀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臣想太后的意思,只是想问檀将军最终如何突围,那位高人是否又设下什么陷阱为难将军。” 太后惊异谢晦怎会突然改变了态度,檀道济的行为很明确有重大的嫌疑,他怎倒反帮着檀道济说话。 太后一时不解,朝谢晦投去一眼。 谢晦朝太后点了点头,继而说道:“檀将军也别跪着了,快起来吧!” 檀道济不敢动身,回头看了看太后。 太后终于露出了微笑,“檀将军起来吧,是哀家一时失言了。” 檀道济带着受宠若惊,理直气壮杂半的心情站起了身,又觉面子上挂不住,主动上前请缨,“太后,那朱小儿没什么本事,不过靠着一时运气好罢了,请太后准许臣再次发兵通州,臣向太后立下军令状,若不卸下他的脑袋,臣誓死不归!” 徐羡之被这一番话吓得不由哆嗦一阵,他连忙上前劝道:“将军何故如此心急,此时朱等人打了胜仗,军士高涨,而我等刚刚落败,正逢低迷之际,着实不宜在此时再进攻啊!” 檀道济怒然侧头,道:“徐大人放心,本将军军令状在此立下,自有把握!” “这......” 檀道济愤然转身,让徐羡之的话噎在了喉咙。 谢晦冷眼打量着徐羡之,心中对他的怀疑愈增。 太后却笑着制止道:“好了,都别争了。这打打杀杀的有甚意思,哀家也许久未见王爷们了,这庐陵和沛县离京城倒是挺近,也该多走动走动才是。正是中秋佳节,便叫他们回家来,哀家自得亲自好好招待他们。” 檀道济不解其意,问:“太后,这跟出兵通州有什么关系?更何况,如今他们早已拥兵自重,恐怕不会遵从太后的旨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