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归来-《最佳电影人》
第(2/3)页
自1983年起,香江实行港币固定挂钩美元的固定汇率,港府宣布港元汇价与美元固定挂钩为7.8港元兑1美元,并一直维持至至数十年后。
在拉斯维加斯获得的800万美元,除去定制标识花去40万美元,入主思科花了300万美元,另外就是布局五个离岸公司花去了150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许敬带回香江的只有310万美元,兑换成港币是2400多万港币。许敬并不打算全部注入九洲影业公司,留了900多万以备它用。
“噗。。。多。。。多少?”正在喝水的林建国听了许敬说的数字,立马喷了出来。
“一千五百万?!我没听错吧?我们还以为最多能筹到四五百万呢!林叔去年准备投入的也就四百来万。你是怎么做到的?”韩小信等人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四五百万港币在这个时候足以投资一部中等投入的电影了,也难怪众人如此不淡定。
“老赵,把做好的拍摄计划拿来我看看吧,还有职员表。”许敬笑了笑,没有回答资金的来源,反而问起拍电影的事来。
赵小军等人见许敬没回,知道许敬不想说资金来源的事,便把拍摄计划和职员表递给许敬。
因为资金全靠许敬筹集,九洲影业公司在注册的时候林建国是想让许敬做唯一股东的,而许敬希望能把众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就像当初的特种小队一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毕竟不是在战场上,又各自有了家室,不能全靠情谊来捆绑大家,利益分配是必然的。最终在许敬坚持下,许敬占了70%,林建国占10%,赵小军等五人占其余20%。
由于许敬不擅长打理公司,董事长挂的是林建国的名,出品人便挂了林建国的名,而组建剧组、拍摄策划等都由有经验的赵小军去做的,监制便让赵小军挂名了,至于其他四人则被许敬安排去学习摄影了。整份名单下来,许敬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便转向另一份名单。
当看到其中三个名字的时候,许敬不由得一顿。第一个名字是林建国,想不到他也有兴趣来客串一把,客串的角色是开局的毒.贩胖子,还真别说,林建国那模样还挺符合人设的。
“老赵,这个曾智伟是怎么回事?”许敬向赵小军问道。
曾智伟可不是什么新人,入行足足十几年了,八十年代初是巨头“新艺城七怪”之一,而且是编、导、演全才,虽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关系84年便退出新艺城了,但是由于他人面广、重义气,在香江一直都是很具能量的电影人之一,而此时出现在他这个可以说是草台班子的剧组名单里面,由不得许敬不奇怪。
“曾智伟呀?前年时候帮过他一个忙,我看剧本里托尼这个角色蛮适合他的,就问他愿不愿意客串一回,他答应了,算是还了一个人情吧。”赵小军道。
“那这个人呢?”许敬又指向另一个名字。
“他呀?这个人早几年前拍过《花街时代》,其实我也不认识他的,你让我去无线电视台找吴振宇的时候遇到的,那会他刚从无线进修完没多久,没什么戏拍,然后就死活缠着我不让我走,非要我给他个角色。我看他长的一看就不像好人,看起来也蠢,就干脆让演这个小角色了,你看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就换掉。”赵小军解释道。
赵小军说的这个人名字叫黄秋笙,原时空中此人不仅拿过金像奖影帝,更是拿过数个最佳男配角,可谓是超级金牌配角了。可是此人争议颇多,最著名的就是发表“占.中”言论引起内地群众抵制事件、以及与香江导演王京的数次骂战了。
事实上这个人不能完全说他屁股不正,因为这个人压根就没有立场的。今天他支持“占.中”,明天他就骂港.独S.B,说起话来完全不经过大脑,脑袋一热就可能会拿出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来骂人,甚至有时候像疯狗一样无缘无故逮人就咬。有谁能想象一位影帝会像地痞二流子一样坐在地上撒泼打滚?他就能干出这样的事来。原时空2014年因为未入香江演艺人协会而进不去会场参与投票选会长便坐在会场外撒泼打滚闹情绪,导致竞选流产,那种撒泼打滚的举动可谓是让无数吃瓜群众跌破眼镜,长了见识。
“算了,换一个吧,这个人容易惹出麻烦。你去请一个叫成葵安的人来客串吧,去年拍过《英雄本色2》的那个。片酬不是问题。”许敬看着‘黄秋笙’这个名字,这个人倒是很符合这个角色形象的,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换掉。
至于请成葵安来客串,倒也不会很难,在香江大多数明星都是只认钱的,钱给足了,即便烂片也接,即便大牌影帝也是这样,毕竟九洲电影公司只是独立制片公司,不是嘉禾、新艺城那种彼此水火不容的巨无霸。
“大麦!你回来啦!”在许敬和赵小军等人讨论着拍摄计划的时候,周小迅放学回来了,见到许敬立马冲过去挤在他旁边惊讶道:“呀。。。你怎么这么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