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吴三桂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给将士们一个交待,也给自己一个交待。 十二月一日一早,初冬的昆明格外的阴冷。天空飘起了细雨。吴三桂一身素缟,带领三军前往篦子坡。由于事先没有通知要去干什么,士兵们纷纷窃窃私语,不知道吴三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些百姓也跟在后面看热闹:“哎,看呀,平西王这孝衣孝帽的。要干嘛去呀?” “咳,这狗汉奸,不知道是家里什么人死了,活该!” 永历陵位于太华山中,永明湖畔。当年吴三桂杀害永历,有些昆明市民冒着生命危险,将永历的尸骨埋葬于篦子坡上。由于仓促,也没有什么墓碑,就是个小坟头。如今,吴军将士再来到这里,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永历陵竟已成为一座规模相当宏大的陵寝,颇有皇家陵园的气派!原来这十多年间,吴三桂一直派人暗中加修永历陵,就逐渐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对此,清政府也是知情的,但认为吴三桂思念旧主嘛,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吴三桂命汪仕容各陈三强负责修陵,别的要求没有,只有一条:怎么气派怎么修!汪、陈二人也不含糊,比葫芦画瓢,照着十二陵的规格修建,神道有二里多长,两侧是石像,左文臣,右武将,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打头的挑着白幡,以吴三桂为首,全是白衣白甲,腰系麻绳,臂弯戴孝,马的身上也挽着白妙。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队伍列成方队,抬着牺牲品和大坛酒,演奏着祭陵曲,寄托着无限哀思。 篦子坡并不高,下面地势平坦、开阔。墓碑就修筑在缓坡之上,两侧是曲折蜿蜒的石阶。只见墓碑高大雄伟,上书“大明永历皇帝之墓”八个大字,庄严肃穆。 吴三桂驻足良久,抬头仰望。他缓缓迈动脚步,拾级而上。往事如梦境般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赐尚方...” “非终为虏臣...” “歃血为盟,共扶明室。如有...” “吾等屈身事满洲,以待其变。追永...” 终于,吴三桂迈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来到墓碑之下。吴三桂朝墓三躹躬,然后跪倒: 大明永历皇帝之灵在上: 陛下,臣吴三桂来向您请罪了!您虽屈死于九泉,但有万民敬仰;我虽苟活在世上,但却遭千人唾骂。 今天,我来祭奠您,只为了赎清我前半生的罪孽,求您原谅! 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吴三桂仿佛做了一场大梦,现在梦终于醒了。 吴三桂拜了大旗,传令道:“全军举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