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孝庄巧施缓兵之计 康熙连发讨逆诏书-《三藩反正》


    第(2/3)页

    “什么?这…竟然是这样?”

    ‘哎呀,这吴三桂太奸诈了,真是没想到啊。’

    “原来咱们都被蒙在鼓里了!”

    “想不到啊,真是惊天的大阴谋!”

    孝庄满意地看着群君,自己这一番口舌终于没有白费。

    孝庄问:“那你们还要诛杀那主张撤藩的人吗?”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红耳赤道:“臣等不敢!”

    “好!哀家早就说过吴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这句话不是在打诳语,是实实在在的。皇上他撤藩,一则是年轻,上了老贼的当;二则也是哀家的意思,哀家这是将计就计,把这帮乱臣贼子全部引蛇出洞,一网打尽,从此我大清江山可以永固!”

    “太皇太后圣明!”

    孝庄说:“既然咱人心都统一了,不再相互闹家务了,下面就商量商量现在这个局面怎么个应付法,是战是和,大家拿出个主意来。”

    索额图奏道:“依臣之见,目前吴三桂势大,各地纷纷从叛,剿不胜剿,应划江为界,避免叛军北上,进行和谈。”

    “一派胡言!”明珠愤怒地说,“索相,你这是要把大清的江山卖给吴三桂吗?我大清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宗辛苦打下来的,你却要拱手送人,居心何在?”

    “我这并不是要卖给什么人!而是你要分析现在的形势,光靠耍嘴皮子,说大话,谁都会!现在绿营兵非逃即降,八旗兵又多在北方,远水解不了近渴呀。”索额图回道。

    “我大清盛德,人心所向!那叛军不过一帮跳梁小丑,只要圣诣一到,必可吓坏其胆,不攻自破!”

    “照你这么说,那仗也不用打了。派你明珠带上圣诣,到叛军那里宣读一番,自可让其亲自来降!”

    孝庄见两人吵来吵去,也辩不出个所以然来,就问众臣:“你们什么意见,别光听,都说说,言者无罪。”

    图海奏道:“索相之言虽然不太中听,但却是实话。此次吴三桂作乱,蓄谋已久,而朝廷却疏于防备,处处被动。如果再这么打下去,不用等到明年,怕是北京就保不住了!”

    “是啊,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大家一听,都觉得图海说得在理,纷纷附和。

    索额图说:“臣斗胆建议,迁都盛京,以图万全!”

    “和谈可以,但迁都之事,决不可行!”孝庄严厉地说,“你们都忘了大元朝是怎么亡的了吗?还不是因为朱元璋的部队离着北京八千丈远呢,元顺帝就慌不迭地迁都上京了?以后想回,再也回不来了!”

    索额图吓得连忙称是。

    孝庄说:“迁都之事,不可行。但和谈之事,目下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不过咱们不能求和,那样大清的脸面还往哪搁?”

    图海问:“那如何讲和而不求和呢?”

    这真实出了个大难题。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我看不如让藏王调停吧,这样两边都能接受。”

    “唉,这倒是个好主意。”

    “不行!藏王和吴三桂有勾结,他肯定会偏向的。”

    “吴应熊不还在京城吗?让他给吴三桂写封劝降信,不就得了?”

    “你傻啊,吴应熊也参与京城的叛乱了,他能劝他爹投降?”

    “那就先拟个搞,逼着他写!”

    “吴应熊那头犟驴,又不是不知道,先前皇上那么好说歹劝,他不还是要跟着他爹造反?”

    “可以让建宁公主,做做他的工作嘛,吹吹枕边风,男人都吃这个。”

    “那是你吃,你怕婆子,以为天下人都跟你一样呢?”

    “哎,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你说谁怕婆子呢?”

    “说别人对得起你吗?你捧你家婆娘臭脚丫子,擦屁沟子,那点儿事,你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啊?”

    朝堂上顿时哄堂大笑,眼看着,快成了菜市场,一嗓门比一嗓门高,就差撸起马蹄袖打起来了。

    “都给我住口!”孝庄把御案猛地一拍,气的骂道,“你看看你们那样子,还有一点老臣持重的样子吗?现在国难当头,正需要各位贡献你们的智慧,拿出你们的看家本领来。你们呢?可倒好,一个个在那胡扯!”孝庄使劲用手拍了拍右半边脸,“你们不嫌害臊,我都替你们害臊!”

    “臣等罪该万死,请太皇太后息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