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传旨更像掌印太监,不过不是真的太监,皇帝的圣旨便是靠着他传到天下,可以说是皇帝的耳目。 廷尉掌司法,御史大夫便是手握监督之权。 往下基本都叫大夫,这个职位比较灵活,什么人都可以称为大夫。 至于谁大,就看谁的手中管的是实权。 比如治粟内史大夫掌天下农事,类似后世六部中的户部,就是皇帝手中的钱袋子。 而管着国库的也有个大夫,但他平日里还得靠治粟内史和其他人,二人之间高下立判。 四姓隐约以姚家为首,如今对姚家女为后的言论也最是盛行。 往下,传旨是江家,这便是跟姚家对着干的另一股势力。 当然若这两家合得来,那皇帝就该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被架空了。无论谁做皇帝,肯定都要想办法将丞相和传旨对立起来。 御史大夫向来都是丞相的人,陶家便是姚家的先锋军和传声筒。 而廷尉掌司法断刑,徐家向来中立,严厉刚正但名声是四位里面最好的。 至于里子如何,外人便不得而知。 与之对应的,后宫之中,姚家女势大,陶家女依附。 江家女则是和她们对着干,试图拉拢置身事外的徐家女。 而养育皇帝的承恩公夫人支持的便是 风头最盛的姚家女。 江家身后的是朝晖长公主。 漱安郡主尹月中立之余,相对跟徐家女更熟络一些。 所有人都知道,这四姓女必有一人为后,其余三人或为夫人,再次一等便是贵人。 上辈子的原身和原女主在入宫后,名分未定时,两位平妻都被称为贵人。 后来原身为后,尹月为夫人,再到后来,原身被废,尹月称为了尹后。 京州四姓的故事,褚煦君听了一路方问:「这四女的性情容貌如何?」 卫凌仍旧没有说八卦的天赋:「都说陶女貌美无双,姚家女和江家女争无盐之名,徐家女饱读藏书,最为博学。」 褚煦君却听出了意思。 依附姚家女的陶家女最为貌美,两大势力的女儿相貌都一般。 难怪赵紫芙选了跟她一样相貌一般的江家女。 姚家女则必然选对皇帝有恩的承恩公,以示对皇帝的亲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