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433章:孩儿,你这时机来得可不巧 牧民终于主动想到要种粮食了,说明他们有定居一地的意愿,也说明互市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达到了足以使他们愿意改变生产生活习惯的程度。 当人们习惯了互市带来的便利和改善,那么在这个时候,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便是战争。 人人反对战争,那么就是上位者再想打,也会有不小的阻力。 参考互市「进军」月氏的方法,西羌、西戎、义渠、白狄等各大部落,遍地开花,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先前「开荒」的掌柜们,不少都带着手下能独领一个互市的运营。 最先提出种粮食的还是月氏,看着老巫师识相的份上,褚煦君也愿意将试点在月氏进行。 延城早就测试过了,西北这片土地适合种植玉米、地瓜、番薯,也适合种植小麦。 至于水果、蔬菜都有不同合适的品种。 只要他们想改变,选定耕地后,哪怕是从牧草开始养地,也能慢慢过渡到农耕生活。 那么这条农耕线便会慢慢朝北平移。 渴望和平的牧民、农民逐渐融合的美好愿景,虽然遥远,但已经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战神秦王的名声在西北草原上传扬得越来越远。 在互市还没有正大光明入驻定点的匈奴,更加大了对秦王卫凌的戒备等级。 可以说,每一次匈奴人的聚集,卫凌成为了必定会提起的人。 他们甚至不敢直呼他的名字,而称他为「黑煞之王」。 从老到少,消灭卫凌已经成了他们匈奴人的心魔。 随着互市的推动顺利,褚煦君的肚子也一天天越来越大。 卫凌出去「打野」的次数越来越少。 而花连城出去「散心」的时间越来越长。 她也从女儿的这个策划中,体会到了不少的乐趣。 之前褚夏在延城的教育事业,愈发顺利。 随着孩儿们的成长,花连城似乎有些失去了重心。 而这次,互市让她看懂了女儿的心中胸壑。 氲氲做买卖,意不在一金一银,而在天下,在千秋万代之和平。 看懂了这一层,花连城如何还能日夜守着延城里的一个小小家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