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怎么,我们张侯这段时间跑哪里去了,又立了什么功绩啊。” “那倒是没有,只不过将四百名死士,从东郡放进了魏郡。” “此时,应当有人混入流民之中,随着大流返回邺城。” 张韩面带微笑,顺势自顾自的坐到了曹操面前的蒲团上,一只手搭在案上,道:“邺城固然会查明身份,但流民过多,他们查不了全部,待来年开春之后,魏郡就会有更多的山贼、流寇,聚于行军路途之上。” “如此,我遭受一些非议,也算值得了,这都是为了岳父的大业着想,日后或许可先拔头筹,抢占先机……” “而且,还有一事需要禀报,又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张韩卖了个关子。 曹操眼眉一挑,和戏志才、郭奉孝都是彼此对视,一副早知如此的意思。 曹操直接当着面笑了起来:“你看,他叫我岳父的时候,要么就是有事相求,要么就是……邀功。” “真是全猜准了,”郭嘉无奈感慨,“要不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呢?” “说,”曹操乐意听之,已完全轻松了下来。 张韩拱手道,“主公可还记得那位,被驱赶出南匈奴部族的于夫罗部?” “嗯,当年曾答应过我,不再进入兖州境内,与我为敌。” 于夫罗,乃是被右贤王赶出南匈奴的外族骑部,当初金尚欲进兖州的时候,得袁术的远交近攻之计略,同盟欲同攻兖州。 不过,被曹操打败之后,只能奔逃,不得再进入兖州境内,却也回不去塞外,而北方的南匈奴部,早已被乌桓驱逐。 乌桓,又和袁绍交好,他们想要出去更是难上加难。 张韩点了点头,笑道:“我发现,他们在冀州境内做了山贼流寇,赖以生存。” “而且,冀州山贼之众并不少,在去往黎阳西侧二十里外,山中有一座卧牛山,我猜测山上或许有一旧相识。” “哦?” 曹操眼睛一亮,道:“伯常且说,何方旧识?” “明年开春可见分晓,经打听那将军姓赵,说是常山人士,因不喜袁绍之政,又不是海内名士,所以没有选择去投军,几经辗转到了卧牛山为寇。” “也是,颇为无奈之选,但他当年旧部应该都有跟随,他原来是公孙瓒手下的白马义从。” “哈哈!”曹操顿时来了兴趣,“赵云,是吧?” “果然还记得。” 张韩脸色一下就变了,幽怨道:“徐州城下曾驰援陶谦,一展其武艺风采,想必主公也未曾忘却吧?” “我只记得,那小将和伯常年纪相仿,又都是唇红齿白的英俊郎!不过差了伯常稍许。” 多说点,我爱听。 张韩愣着在等。 曹操的嘴角抽了一下,“不如伯常甚远,却也算是当世英才,枪法出众,勇猛过人。” “嗯嗯……”张韩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他,是那位玄德公的兄弟,主公觉得应该如何收服呢?” 曹操眉头一皱,陷入了沉思,但凡忠义之人,不会轻易改弦易辙,譬如云长便是如此。 这数年间,我给云长送去过不知多少钱财、宝物,私下无数次关切问候,而且封侯拜将也是多于他的结义兄弟翼德。 却未能动摇其心。 “嗯,这倒是个问题。” 张韩咋舌道:“其实也不算是问题……” 他这话一出,曹操一下又笑了,意味深长的看向他,凑近了小声道:“我,给伱的黑袍甲骑,再加八百匹宝马。” 嚯,大气。 “这可是沧海遗珠、流落山寇的当世猛将,有不下吕布之勇……”张韩敲了敲案牍。 曹操微微后仰,咬牙道:“一千匹。”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