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场之人暗暗对视,而后留下这三位谋臣,其余人尽皆行礼退走,袁绍待人走后,又看了一眼门外,眼珠子转了转,神色一正,笑道:“我此刻觉得,与曹操在此决战,未必是遂我之便。” “如是,分兵取延津,则可进攻曹操左翼,甚至越过河流大山,截断其粮道,需将人手布置到曹军之后,方才游刃有余。” “呃,这个军略,在下记得是……”这句话说得,让许攸心里一下就揪紧了,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田丰的策略。 取延津、白马,占据河岸,这样可以铺陈横向的防备兵力,彼此驻守,建成连营,防止曹操渗透到后方来打探囤粮之地,或者截断粮道。 此法,非常稳妥,甚至可说是万无一失,只要军中将领不出差错,没有擅离职守、消极怠工之人,便可严防死守,但最大的遗憾就是,不是出自我许攸之口! 而且太过拖沓!我大军数量本来就远超曹军,在官渡投入的兵力恐怕有数倍之多,论后方底蕴,我后方还有幽州与并州两地可以不断农耕养民,同时扩充军备。 再外则是有乌桓相助,当年白波贼众也大多归附,这些都是海量的兵源,反观曹操,他的背后随时有一个荆州和江东在虎视眈眈,别看现在稳固,一旦战事败退而陷入颓势,他就完了。 “此法,不好!”许攸当机立断,狠心反驳,准备将田丰的言论辩驳下去。 袁绍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出于多年的了解,他有点怀疑许攸的用心,此时反驳主公的决断,若是没能说出非常有力的理由,只怕还是党派之争。 什么时候争都可以,当下大战在前居然还要勾心斗角,那就讨人厌了。 “子远请说,有何不妥?” “主公,”许攸虎躯一震,双手执礼,躬身而下,正色道:“若是分兵而去,正面交战必然陷入苦战,只怕几个月拿不下这濮阳,如此,便没有胜利的战果传出去,如此一来,曹操后方只会越发稳固。” “别忘了,我们出发前的战略,是一战大胜曹操,将他打退到濮阳之内,而后以大军围濮阳,大肆宣扬胜果,以此结果,联合刘表、孙策,乃至是关外诸侯,在一年之内,将曹操彻底瓜分!” 许攸的话,掷地有声,说到兴起情绪激昂,更是将袖子甩出,气势不凡。 沮授、郭图在旁对视了一眼,没说什么。 这没什么好说的,若是依照这种战略,步步都能达成的话,曹操必败无疑,他绝对对付不了四面来敌,偏偏就是这策略非常难。 难就难在,第一仗一定要奠定胜势,那些人才会大力出兵攻伐,否则有天子诏书在压着,他们就会忌惮,即便是答应下来也是出工不出力,在后方袭扰,也全都是光打雷不下雨的进攻。 这种同盟关系,袁绍比任何人都清楚,十年前的同盟,他已经领教过这些各地诸侯的私心了,绝对不可能成为可靠的盟友,都是各怀鬼胎的奸滑之辈。 “哼,”袁绍冷声而笑,“子远之言,倒是也不差,只是现在的战事,短时间内求速胜已然不行,再说为何会拖延战局?又怎会几个月都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濮阳?” 袁绍伸出手向外去,傲气十足,神情严肃,声音宏亮的道:“我派文丑去取延津,再让他率一万先锋死士,攻入东郡境内,可令曹操分心否?” “可以,但是——” “没有但是,”袁绍严厉了一些,不由分说的打断了许攸的话,“我在正面压制住曹操兵马,可令其无计可施,最终只能撤回城内,而文丑则可为我凿开口子,崩溃其堤。” “我意已决!” 袁绍摆了摆手,示意许攸不要再多言,但许攸心里却是咯噔一下,有一种说不出的揪心,他觉得此法不好,分兵出去,正面军心会更加涣散,若是再没有好消息传来,低落的士气,会让将士的斗志消退,那时候可就不好开战了。 现在的对峙,比拼的乃是双方小股军队,以及谋臣计策,分点布局的能力,还是应该把更多的兵力,全数准备好,以防有失。 可是,许攸也明白袁绍的性子,一旦他决定的事情,不容更改,若是一直劝诫,反倒会让他厌恶,到时候功绩没有,还可能会平白挨几次军棍。 罢了,只有自己多加派亲信,前去查探军情,看是否还有战机能够大力把握住了…… …… 曹营。 “哈哈哈!!” 营寨之外,曹操亲自出来迎接,张韩骑着绝影,从远处本来,在他近前勒住了缰绳,将绝影的前蹄扬起,立止身形,英气逼人。 曹操一看就一肚子火,笑脸转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铁青的面色,喝道:“轻点!!赶紧下来!你以为你很神武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