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说齐国和宁国如今还尚未开战,但谁都看得出来宁国大势已去,齐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统天下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他们作为最后效忠宁国朝廷的官员,自然而然得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打算。 若不是有江东世家大族的前车之鉴在,恐怕早就有不少世家大族暗中派人联络萧恪,与齐国暗通款曲,作为自己家族在新王朝立足的投名状。 不过尽管不能明着背宁投齐,但大部分的益州世家大族还是很快私下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立即停止对宁国朝廷的钱粮支持,以免被龙璟利用这些钱粮去招兵买马对抗齐军,将来萧恪秋后算账连累到他们这些益州的世家大族。 面对益州这些世家大族的无声背弃,龙璟出乎意料没有恼羞成怒,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从自己的内帑中调拨出大批钱粮,在益州各地招兵买马,编练新军,随时准备应对齐国的南侵。 虽说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又没经历过多少战乱,百姓日子过得要比中原不少久经战乱的州郡百姓好上一些,但不少百姓尤其是蜀郡之外的日子还是过得很是拮据,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如今朝廷以月饷五贯钱的高价在益州各郡县招募新兵,百姓们禁受不住诱惑,纷纷踊跃投军,宁国很快就在短时间内招募到了十万新兵,虽说战斗力并不能跟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相提并论,但至少暂时缓解了益州兵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这十万新兵能不能抵御得住齐国的百战精锐不谈,很多人感兴趣的是,龙璟的内帑中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银子。 要知道,当初龙璟几乎是孤身一人来到益州,以一招扮猪吃老虎夺了原来的益州大都督龙琨的大权,而后依靠益州各大世家大族的支持,在成都复了位,重新做他的大宁皇帝。 正因为龙璟的复辟离不开益州各大世家大族的支持,因而龙璟在复位之后,处处受制于这些世家大族,甚至连想在成都恢复科举考试都以失败告终。 没办法,这些世家大族手中掌控着益州绝大多数的钱粮,相当于同时捏住了龙璟的钱袋子和命根子,自然有了跟龙璟这个皇帝唱反调的底气和实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