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厮杀结束后。 甲板上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色,随处可见元兵的尸体和残肢断臂。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对张翠山抱拳道: “多谢英雄出手相救,不知尊姓大名?” 这年头,能跟元兵作对的即便不是好人,但也不会是大恶,张翠山抱拳道: “在下曾五郎!” “原来是曾兄,在下周袁!” 中年男子自报家门后,就主动解释他们本是从北方到南方做漕运生意的,结果那群元兵贪得无厌,收了他们的好处不说,居然还想洗劫他们的货物,实在是逼不得已之下,他们才拿起的武器反抗。 张翠山对周袁的话将信将疑,不过他只是想借船返回中原,自然不会去多管闲事,便假装信以为真,跟着大骂了元廷几句。 “不知曾兄此行是要出海,还是?” 周袁已经知道对方是乘坐木筏出现的,于是开口问道。 张翠山连忙表示自己已经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想要返回中原,却始终找不到方向。 周袁听后,立马表示他们此行要去福州,如果对方不介意的话,可以跟他们同行,最多五日,就能靠岸了! 张翠山闻言大喜,连说“叨扰了”! 这周袁也是个豪爽之人,立马就把他带回了船上,命人好生招待。 在周袁的吩咐下,一个少年十分热情的带他进入船舱,又是准备热水给他沐浴洗漱,又是端来饭菜,说不出的殷勤周至。 张翠山看出这不是一艘普通的商船,大到船工,小到刚才那名少年,皆有武艺傍身,但还是那句话,他只是想借船返回中原而已,并不想节外生枝。 因此之后的几天,只要能待在船舱内,他就绝不会出去,避免看到什么让彼此尴尬的事情。 而周袁似乎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也没有特意与他结交,只是命人不可怠慢,每天都让人准时送来饭菜。 就这样,商船终于在五天后靠岸了。 经过这几天的时间,张翠山已经换了身新衣,面容也修饰过了,比起他在海上漂流时的野人模样,简直焕然一新。 周袁见他一表人才,武功又是不俗,虽有心结交,却又怕唐突了对方,便在临行前命人送些银两给他,当做盘缠。 张翠山帮他们杀退元兵,他们送自己回到中原,这份人情便已尽了,他自然不会再收对方的银两,当即谢绝了周袁的好意。 无奈,周袁只好与他告别,并告诉张翠山将来若遇难处,可去袁州寻求他。 袁州? 张翠山不知想到了什么,道了声谢后,就与对方拱手作别了。 甲板上,看着头也不回的张翠山。 周袁身边的一个少年轻声询问道: “主公既然有意招揽,为何不向他表明身份?” 周袁摇头叹道: “对方志不在此,我又何必强求呢?” 说罢,就转身回了船楼。 少年见状,也只好一脸惋惜的跟了上去。 …… 终于回到了中原。 仿佛之前在海上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梦境一般,唯有脚下踩实的土地,才让他瞬间有种真实的感觉。 而这也更加坚定了张翠山要将妻儿,包括大哥都一起带回中原的想法。 但当务之急,他得想办法先弄点银两才行。 毕竟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他要买马赶路,还要吃喝,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以他的武功,随便在当地找些为富不仁的财主,亦或是为政不清的贪官,取点不义之财江湖救急,又算得了什么? 当晚,张翠山就大发了一笔横财,但为了避免这些人丢了银两,反过来欺压百姓,横征暴敛,他还特意留信警告了一番。 这些地方官吏,财主乡绅虽然贪婪,却也不傻,再加上自己雨露均沾,拿的不多,他们最多就是在背后骂上几句,定不敢为了这点银子就拿性命去赌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