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顶流妹妹四岁半》


    第(3/3)页

    最重要的是她家孩子用得上。

    女人便询问起了价格。

    “这买来挺贵的。”江驰在心里掂量了一下,报出一个数,“三百您看成吗?已经是白菜价了。”

    “三百太贵了吧!”这时女人的婆婆突然过来了,不大情愿地说:“小孩子不需要穿这么贵的,我们家就几十块钱在网上买来的,穿着好得很。”

    女人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了,“他们这衣服一看就很贵,而且全新的,三百简直不要太划算。”

    婆婆:“小孩子身体长得快,现在买,明年就穿不上了。”

    女人大概是见婆婆这么扣扣索索的,连给孙女花钱都不愿意,有点来气了,语气不大好地说:“明年再买新的!我姑娘就不配穿好一点的衣服吗?”

    随即赌气似的掏出钱包,“这衣服我买了!”

    就这样,江驰和苗苗成功卖出了第一件物品。

    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很短的时间,他们又陆续卖出了芭比娃娃和巧克力。

    买家是同一个人,过来旅游的款姐,几乎没怎么讨价还价。

    最后!

    兄妹俩的总收入为:一千两百元。

    --

    因为后一个顾客没怎么还价,所以导致江驰忽然觉得,那件小公主裙卖的有点亏了。

    三件东西里,裙子可是最贵的。

    直到他们碰上何威跟何诗雨,发现父女俩两样东西,而且买来的原价也不便宜,结果加起来才卖了不到三百块钱。

    心里突然就舒适了。

    “你们喊价这么高还有人买啊?”何威怀疑人生,“她那个新的娃娃,买来的时候四五百,结果两百卖出去都没人要。最后决定五十贱卖,还又跟我砍了五块钱。”

    “大概是……走运吧。”江驰也没笑话他们。

    毕竟听着真挺惨的。

    “豆包他们在那边。”

    苗苗眼尖地发现了王一陵父子,江驰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发现他们手里的东西,居然也这么快全卖完了。

    一问收入,还不低,只比他们少了两百块。

    共得一千整。

    “你们卖了些什么东西?”王一陵问。

    江驰:“芭比娃娃,苗苗的新裙子,还有一盒巧克力。”

    “那这些东西本来就挺值钱的。”

    王一陵得意洋洋地说:“我们就一把玩具枪,一瓶他妈妈的香水,误装进来的,而且都用一半了。然后还有一盒进口的曲奇小饼干。总价……把香水按一半的价钱算,估计也就在一千五左右。”

    “我都不敢相信,居然能卖出一千块钱,跟做梦一样!”

    “是我卖的。”豆包忙着邀功,“阿姨说,喜欢我。”

    王一陵:“是是是,你现在是大明星,有粉丝了。以后老爸要靠你养活了。”

    “我也是大明星。”苗苗说。

    豆包看着她,立马笑嘻嘻地附和,“我们都是。”

    四个人先卖完先回得车上,等了好一会儿,其他爸爸才带着孩子气喘吁吁地回来。

    大家把总收入报出来比一比,江驰苗苗排第一,王一陵王奕轩排第二,沈家睿沈俊泽排第三,佟汉佟凡排第四。

    最后一名何威父女俩。

    上次在海岛住的茅草屋,这次又要住最破的房子了。

    这不奇怪,因为第一期节目里,父女俩的表现实在没什么亮眼的地方,相反还槽点满满。

    没有粉丝愿意买单,再正常不过。

    --

    所有人都到齐了,车子继续向前行驶,往他们接下来几天要住的地方,一个名叫南村古镇的地方赶了过去。

    这个村子迄今为止,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

    不过现在暑假已过,属于淡季,人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村里目前是较为安静的状态。

    车子停在村口,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进村后,所有人都被里面的景色给惊艳到了。

    几乎每一处风景,都美得像是出自大师之手的画卷。

    “哥哥,你看。”苗苗被江驰抱在怀里,指着前面的湖说:“那个小河跟月亮一样,是弯弯的。”

    “宝贝儿,那个是湖不叫小河。”佟汉跟苗苗介绍道:“而且它的名字,就叫做月牙湖。”

    沈俊泽:“因为像月牙一样弯弯的是吗?”

    “对了。”

    ……

    大家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月牙湖,南和书院,还有百年古树。

    只有豆包的注意力,被不远处的一叠东西给吸引住了。

    他立马松开自己老爸的手,跑过去给捡了起来,那一瞬间眼睛都亮了。

    兴奋地冲大家喊道:“钱!是钱!”

    何诗雨最先反应过来,“豆包捡钱了!”

    王一陵赶紧跑过去一看。

    嘿,还真让这小子捡到五百块钱!

    这可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特别是刚才卖东西没卖到什么钱的爸爸和孩子们,都在暗自懊悔,刚才为什么不往那个方向瞟一眼。

    “我去!”佟汉不禁调侃道:“豆包今天早上出门是不是踩到狗屎了?卖东西卖了那么多钱,现在居然又捡到五百。”

    王一陵乐开了花,“上次不是掉粪坑去了么?看来没白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