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观念的碾压-《大宋嫡子》


    第(2/3)页

    侄子啊侄子,你本来怎么折腾都不要紧,最后你老爹总能护住你,可你今日当众在朝堂上说出这种话来,你老爹就算要护你,也塞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啊。

    等你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从此以后做个混吃等死的废物王爷,要是再糟糕一点,只怕是连郡王的爵位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赵光义阴阴的一笑,快步了下台阶。

    ……

    回去的路上,赵德昭成就感满满,有一种自己一个人单挑一群人,而且还打赢了的快感!

    但与此同时,他心里同样生出了不少复杂感慨。

    前世里他在谈到宋朝的那些历史贴子里,很多次看到这样一个说法:宋朝是华夏古代由开放进取转向保守僵化的转折点。

    以往他对这个说法还是懵懵懂懂,今天在朝堂上跟那些大臣们激辩论战,才算是平生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啥叫“保守僵化”。

    它其实就是士大夫集体意识的保守僵化,不肯接受新观念与新办法,只要日子还能勉强凑合下去,就绝对不愿意主动改进。

    在赵德昭看来,大宋朝廷这种古代政府对于绝大部分民间经济活动,基本上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其结果就是经济活动的无政府状态,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奸诈欺骗横行,以及诉案频发,朝廷官府需要为此承担巨大成本,消耗海量资源,明显就是亏本买卖。

    究其根源,并非是政府的意愿与能力问题,而是政府并不懂得,如何从对经济活动的监管中获取直接的实际好处。

    得不到好处的事情当然就没有动力去干,这一点是古今并无不同。

    像盐铁这两样商品,汉代发明出了专卖制度,政府可以从中获取不菲的财政收入,历朝历代可不就管控得挺严的嘛,官府打击走私积极着呢,到了唐代还把酒、茶给加进专卖了,到了宋朝连醋都成高价专卖商品了。

    这么说吧,在大宋你要是吃饺子喜欢蘸醋,那一准儿是家里有矿!

    而“契税”,就正好可以解决“古代朝廷如何从监管经济活动当中得利”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新的观念而已,这就是换个脑子的事情,真没有多复杂!

    当然,“政府监管”肯定会带一些新的弊端,比如官吏从中贪污舞弊什么的,这些肯定是免不了的,只能想办法尽量压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