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观念的碾压-《大宋嫡子》


    第(3/3)页

    但有一点,赵德昭是敢肯定的:再差的监管也好过没有监管,再差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

    至于被赵光义拿来作为反对理由的“说得好听,但落地实施极难”,赵德昭自己其实是一丁点都不担心的。

    “契税”最早是在17世纪初的荷兰实施,难道这时的宋人就比那时的荷兰人要蠢笨了,所以人的问题肯定不成为问题。

    至于技术水平不同,那也同样不是障碍。那个年代荷兰的技术水平,也没比现在的大宋高到哪里去,一样是没有电话电报电脑,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人家那技术条件不就实施得挺好的?荷兰政府甚至就靠着这个解决了财政困难。

    那时候的大宋能行,现在的大宋没有理由不行。

    更甚至,赵德昭早在提出契税方案之前,就已经设想好了各种实施细节,完全可以排除绝大部分人为的干扰因素。

    在21世纪,人们普遍懂得:制度设计是可控的,人为干扰是不可控的,应该用前者尽量压缩后者的存在空间,从而保证行政系统的相对高效与廉洁。

    ——而这样一种认知,才是赵德昭相对这个时代的那些反对者,在认知层面上的彻底碾压!

    ……

    回到府中,赵德昭径直钻进书房,开始动手干活。

    他这次不是写字拟方案,而是改为作画。

    王修芝照例在旁伺候笔墨,她一边给赵德昭磨墨,一边偷眼窥看丈夫的工作内容。

    她发现自家相公作画与别人不同,他是用一根硬毫小笔在纸上精描细画,那仔细劲儿跟女人刺绣没差别,画出来的只有一个比小孩手掌握还小的长方形复杂图案,画好一张后又是一张,每张的图案样式稍有不同,反正是怎么看怎么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