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宝应书信传情取常德 夏国相兵不血刃占长沙-《三藩反正》


    第(2/3)页

    蔡毓荣沉默不语。

    “蔡大人,你是汉人,不是满人。打败仗的结果,你是清楚的,死路一条;就算你英勇神武,能打赢,那功劳能是你的吗?康熙派硕岱领兵在你后面,名为支援,实际上什么用意,你还不清楚吗?”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蔡毓荣为难地说,“可那吴三桂是个好东西吗?打击报复陷害,差点没死在他手里头。”

    “哎,大人此言差矣,你与周王是私仇,而与大清是有国恨。私仇与国恨相比,孰轻孰重?”胡守亮见蔡毓荣不反对,便将密扎给他。蔡毓荣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周王谕封蔡毓荣为扫北将军,休命同天,将军勉之!

    “这…这”蔡毓荣合上密札,反复权衡着要不要接受吴三桂的这个任命,考虑来考虑去,得过了半个时辰,光见他背着手,来回踱步。最后才说:“好吧!我接受!”

    胡守亮刚要道喜,蔡毓荣又给他泼了盆冷水,说:“我接受这个任命,但我不会投在他吴三桂帐下,那是耻辱!所以我只能暗中帮着你们。”

    “暗中帮着我们?”胡守亮不解其意。

    “是的。我不会公开投降你们的,我还是清朝的湖广总督。话我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请胡兄你见谅。”蔡毓荣严肃地说道,“此地不宜久留,还请胡兄早早上路吧。”

    这算哪门子事!胡守亮心里骂道:你要降便降,要不降咱便打,这弄得我如何回去交差!不过转念一想,反正蔡毓荣已收下密札,也算完成了任务,再多说也是无益。于是胡守亮抱拳告辞,离开了蔡毓荣的大营。

    蔡毓荣说得暗中帮助,他还真做到了,那就是消极防御!康熙不早命他领兵去支援甘文焜吗?蔡毓荣赴任路上是一步三歇,今个感冒,明个发烧,等到了湖广总督任上,别说甘文焜的贵州了,湖南都丢了大半个了,也没见蔡毓荣的援兵赶到。

    后来,蔡毓荣的这些异常表现,被兵部与吏部的人察觉了,所以就上书弹劾蔡毓荣失地之责,请求将其革职问罪,康熙正在用人之际,况且其他的汉军将领是降的降,逃的逃,比这蔡毓荣还不如!所以就降旨骂了一通,但令其仍任原职,戴罪立功。

    吴三桂的部队自从离开贵阳北上以来,到三月间,已连克沅州、常德、衡州、辰州、长沙等重镇,前锋直抵松滋境内。一路上,沿途的百姓都是夹道欢迎,特别是那些明朝遗臣,更是感动的涕泪横流。大家是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吴三桂的部队就像滚雪球一样,从起兵时的二十万,迅速壮大到一百万人!

    这八十万新增的兵源,一方面是沿途的百姓,纷纷踊跃参军,大家听说要去打清兵,都是个个来劲;还有一方面是投诚过来的绿营兵。绿营兵是汉兵,但是没有旗籍,差不多相当于今天军队里没有军籍,单位里没有编制的人。他们本来心里就充满了对清政府的仇恨,现在听说要跟吴三桂干仗,好!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呼啦一下,全跑干净了。

    吴三桂回到行军大营之后,天色已晚,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便召刘应初和夏国相来商议,二人行过礼后,吴三桂问道:“北京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夏国相说:“探子来报,伪康熙看了萨穆哈带回去的檄文之后,气得把龙案给掀了!”

    吴三桂笑道:“没想着让萨穆哈这小子跑了。”

    “他跑了也好,让他给伪康熙送个礼,”刘玄初说:“唐朝时,武则天看了《讨武曌文》之后,谈笑风生,不仅不生气,还责怪宰相怎么不早重用骆宾王个大才子呢。”

    “哈哈,这么看,那伪康熙的气度还不如一女子啊!”夏国相笑道。

    刘玄初说:“那是因为檄文戳到他的痛处了,他能不气急败坏吗?”

    “他气他的,咱打咱的。”吴三桂说,“还有什么吗?”

    夏国相犹豫了一下,说:“还有个坏消息,世子被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