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康熙接着说:“一来呢,是派你去弹压一下陕西的局面,绝不能再出杨嘉来、洪福那样的乱子;二来呢,也是主要的,朕要在四川发动一场大反攻!” 莫洛一惊:“大反攻?” “对,大反攻”,康熙眼里放出光来,“朕思量着,这一年平叛,处处后退,现在不能再退了。朕命你为经略大臣,统领西安二十万兵马,出征四川,直捣云南!” “万岁圣明!” “还有,朕从吉林调来的赫叶的二万马队,也一同随你出征。你到西安后,毋生事,善调人事,瓦尔喀,王辅臣,张勇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你要带好他们,当好这个统帅。” “奴才一定不负圣人所托,踏平四川,直捣云南!” “到了那里之后,把具体的作战方案报上来。其余的都由你全权负责,不必奏报。”康熙又嘱咐了一句。 “嗟!” 莫洛退下之后,不敢耽搁,第二天一早,即与赫叶一同出发,赶奔西安。莫洛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康熙派它去前线打仗,而且是要去四川这个大匪窝,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另一方面,撤藩毕竟是自己提出来的,现在惹出了乱子,那也只好自己去平,而且这次皇上任命自己为纪略大臣,这可是清军的最高军事统帅,这荣耀不是一般人想得就能得到的! 莫洛坐着八抬大轿到了西安城中,他掀开轿帘往外看去: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都太熟悉了!他在这里为官十几年,当地百姓都叫它“莫青天”。莫洛看到街上平静如常,官衙也秩序井然,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不过与他上次走时,万民欢送的场景不同,这次街上冷冷清清,有限的几个行人看到它的大轿,目光中隐隐透着恨意。这可能也是偶然吧,谁也不能保证老百姓天天笑脸相迎不是?莫洛这样想着,已经到了提督衙门处,王辅臣、瓦尔喀等一众人早已经等在门口了: “恭迎经略莫大人驾到!” 莫洛撩袍抬脚下了大轿,示意这些人起来,进屋说话。 提督府内,众人坐定,寒喧了一阵,莫洛说:“此次圣上命本官为纪略大人,并率赫叶大人二万吉林马队一同前来,就是要在四川打一个打仗,打一个扬我大清国威的大胜仗!” 众人听了,纷纷拍手叫好: “皇上圣明!” “大清万岁!” 瓦尔喀说:“请问莫大人,您有什么计划?” 莫洛环顾了一下众人,先问道“目前四川形势如何?” 王辅臣说:“敌将王屏藩占了天府以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川北仍掌握在我军手中。” “好!逆贼虽然占了CD,但元气已伤,四川大部,仍在掌控之中,”莫洛沉思了一下,安排道:“瓦尔喀,你领五万兵马为前锋,出汉中至广元,沿嘉陵江直赴重庆。” 瓦尔喀一个扎跪:“嗟!” “安西将军赫叶,你领本部吉林马队,攻占七盘关,朝天关,直抵保宁!” “嗟!” “王辅臣,你领二万兵马殿后,暂驻汉中,为前军筹措粮饷。” “嗟!” “张勇,你领二万兵马守好平凉,防止敌军偷袭西安!” “嗟!” “贝勒察尼,贝子董额,你们带二万兵马,为后路军,进驻略阳,保障其他各军后卫和粮草供给!” “嗟”!” “本帅自领八万大军为中路军,经阳平关,插龙安府,直取天府!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莫洛说:“好!明日一早,大军出发!” 由此,清军共二十二万人,兵分四路,有莫洛统领,直扑天府、重庆而来,川北战役打响。 探马将这一军情报与CD,众人皆惊。王屏藩急召众人商议对策。谭弘首先说:“王将军,目前清军大将赫叶已进驻保宁,贝勒察尼,贝子董额,已进驻略阳,瓦尔喀已进至广元一带,莫洛中军已推进至阳平关,您看如何御敌?” 王屏藩紧锁着眉头,背着手来回踱步。 “报——周王手谕到!” 王屏藩赶紧从军士手中接过,只见手谕上只寥寥数语: 王辅臣已密书反正。断其粮道,关门打狗。 王屏藩仔细看着,突然拊掌大笑:“哈哈!周王神算!”说着,把手谕拿给众人看。众人看过,皆似懂非懂,一头雾水。王屏藩伏在行军地图上,仔细观察着山川地形,用手比划着什么。王屏藩问:“现在CD一共有多少兵马?” 谭弘回到:“六万。四万是王将军你从云南带来的,二万人是我们当地的部队,是不是太少了?” 第(2/3)页